为了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增强法官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法院执法公信力,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秦都法院将研究确定的审务公开范围和内容共计25项全面整理,向社会公布、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在执法公开活动中,该院始终坚持依法公开、充分公开、分层次公开、便民利民的原则,主要采取:
(一)办公场所公开
充分利用办公场所,尤其是“窗口单位”。在立案大厅设置公告栏、咨询台、电子信息屏等设施,主动向前来问询、办事的群众公开机构设施、人员组成、职责权限、办事规则和工作流程等信息内容。为了方便群众诉讼,印制并在立案大厅摆放诉讼指南和各类型案件的举证指引卡,供来访群众和诉讼当事人随时取阅。立案庭实行集中咨询、受理、审批、答复 “一厅式”办公模式,立案时向当事人发放“廉洁办案监督卡、当事人权利义务须知”等资料,并公示“诉讼费交纳标准及减、缓、免诉讼条件和程序。”
各审判(执行)业务庭在承办案件后,依法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提交证据目录、合议庭成员告知书、开庭公告”等执法公开内容。
(二)借助网络公开
充分利用该院局域网、网站,以最快捷、高效方式上网公布所有执法公开内容。刑、民、行政、执行案件审理、执行流程图表;公开法定程序、期限、权利义务、要求等,使群众一目了然,便于监督,并定期公布涉及执法公开的全面信息。
(三)依据申请公开
该院在推行执法公开中,除主动落实应公开的事项外,还进一步完善各项公开执法内容并制定相关规范要求。如民商事案件中:诉讼保全、诉前保全、交换证据、管辖异议、申请调查等。行政案件:听证程序、立案审查答复、告知当事变更、追加诉讼主体。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告知、未成年犯罪保护措施等。
(四)新闻媒体公开
主动与辖区各新闻媒体建立“联络联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座谈交流,通过开设专栏等方式,广泛宣传、及时发布涉及执法公开信息。
(五)其他方式公开
进一步完善咨询、信访、纪检投诉电话、意见箱,坚持周三院长接待、接访日制度、院长值周制度、发放各类联系卡等传统公开方式。立案庭、监察室设立专人接待、咨询、答复。同时大力推行“五进活动”,及时征询旁听庭审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建议。邀请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村组代表参与。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法院工作,搭建人性化执法、司法服务反馈平台,扩大信息公开度和执法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