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观”天下
帮群众脱贫莫等领导探访
作者:汶金让  发布时间:2013-02-25 08:59:23 打印 字号: | |

   元旦前夕,革命老区阜平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探访贫困的第一站。顶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多年的阜平迎来了脱贫新机遇。河北各方及相关扶贫机构提供年均3亿元的扶贫资金,这一数字是阜平过去20年全部扶贫资金总和的1.5倍。(2月21日新京报)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鼓舞下,阜平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运动”。 新年前后,阜平县向全县21万人发送了近百条这样的励志短信,向贫困宣战成为近期阜平工作的主旋律。随着总书记的脚步声,各种扶贫资金接踵而至,应接不暇。对于黄土般贫困的阜平而言,这绝对是福从天降的好事!
   由“被遗忘的角落”到“扶贫特区”,阜平的扶贫之路让人深思。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帮群众扶贫不能等领导探访。在习近平总书记到访之前,阜平的扶贫工作有人抓吗?有上级领导过问这个普普通通的贫困村吗?一届一届的包抓领导和包村干部都干了哪些具体的扶贫工作?二十多年了, 阜平一直在扶贫中,为什么没有多大效果?官员一个个升了,可建国六十年后贫困村的?迕膊⑽薮蟮谋浠?造成贫困持续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条:一、由于一些地方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扶贫工作确实非常之难;二、在总书记到来之前,这个村子的扶贫工作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没有放在各级领导的心上!
   领导走过之后,人们的目光和资金一下子就聚集到贫困村,这是中国人“领导是太阳”思想的典型体现。领导去过的地方,才能得到关注和重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行政和社会给力现象。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各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大的改善,可一些地方仍然处在贫困之中,富裕和幸福对这些地方的农民兄弟而言,就像一种不可期的奢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党的政策基本是好的,可到了下面往往会变了样,一些地方做了无用功,低保并没有发放给真正贫困的家庭,有的甚至被“人情化、金钱化”地发给了较为富裕的农户,个别地方的扶贫只是致富了某些人,给有关系有社会关系的人吃了偏碗饭,太阳的光芒是温暖的,可有时因为阴影,它没有普惠地照到大多数群众头上,这就是贫困的症结。
   三亿资金落到一个贫困村,这个有福之村肯定会快速脱贫。这件事从反面告诉我们:中国的扶贫绝不能靠领导“走秀”。中国的贫困村还有多少?我们的有关部门应该心里有底。泱泱大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我们不能让领导一个县、一个村的去走过来,那样领导的身体会“吃不消”的,会累垮我们的领导!扶贫应当制度化和法治化,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系统化的、持续的工作制度,应当出台更多有利的具有明确方向性和吸引力的好政策,靠整体用力去改变落后面貌,而不是等领导光顾式的“恩惠”。扶贫过程中的监督更是不能忽视!
   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植,还是投资办厂,修建农村基础设施,输血之外强化自我造血功能最为关键,否则,返贫将不可避免!
    习近平总书记走了一趟阜平,引来资金3亿,温总理三走河北偏桥村,获亿元扶贫帮扶,这一扶贫模式必须得到改变,否则,便会形成那种“等靠要”的思想。“领导咋不来咱村呢”,这种思想一旦形成,依赖思维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扶贫工作将会更加缓慢!
   扶贫仁政,绝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领导走基层,目的是搞调研,了解情况,掌握实情,以便有的放矢。中央领导的重要工作千头万绪,扶贫工作虽然也很重要,但它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领导“过问”的效果再明显,总不能事事靠领导去关心。这种官场怪现象不值得大力推崇,希望能引起有关领导之重视。
   即使领导不来咱县咱村,各项工作也必须按部就班地抓实抓好,这应当成为一种新的施政风尚。

 
责任编辑: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