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吸取美国等发达国家曾发生严重污染事件的教训,借鉴这些国家的治污经验,避免走它们走过的弯路,”美国洛杉矶县域经济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艾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3月16日新华网)
一场笼罩中国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的雾霾,让许多中国人开始认真思考环境问题,并联想到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走的曲折道路。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小康之路,这是十八大确定的中国复兴之路。
在雾霾之伤中,中国人将学会人与自然的真正契合。
直面危机,突破重“霾”,把握机遇,鼓励科研,完善制度,立足民间……将每一位官员的政绩考核与环境污染考评相结合,中国社会经济与民生的发展将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学习中稳步推进!
中国人已经坚定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绝不搞西方的那一套“三权鼎立”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的历史和实践选择,这一点不会有丝毫动摇。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取经西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主张“天人合一”,主张“天、地、人并立”,爱美是人类之共性,蓝天白云,山绿水秀,应是一种自然美的还原。
污染不是中国特色。我们曾经犯过错误,但我们不会永远犯错。以环境侵害为代价的GDP增长正在为全体中国人所唾弃。谁使人民群众在“烟雾”袭击中罹患疾病甚至因此而死亡,谁将是历史的罪人!空气和水资源污染,必须得到有效遏制,这已成整个中国的共识。
在这次“两会”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名单草案表决险些被否决,赞成1969票反对850票弃权125票,这反映出一种不可忽视的民意。在污染问题上,连被讽刺为“举手机器”的代表委员也开始向政府说“不”,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和觉醒。人民群众为此振奋。
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不应是一句空话,它应化为各级政府切切实实的行动,并成为各级领导之座右铭。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环境问题专家里奇·弗拉根教授认为,应对环境问题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空气中的污染物微粒会随空气流通而蔓延,污水也会在全球水循环体系中影响其他国家。因此,追求“美丽中国”不仅是中国人自身之需求,它也将为全球环境作出重要贡献。中国人民有决心和信心解决自己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之高屋建瓴,体现的正是这种理念和思想。
从pm2.5实时监测实时公布,到“煤改气”在中国多个城市展开,再到吹响建设“美丽中国”的集结号,蛇年伊始提出“向水污染宣战”,整个中国正在为改善环境做出努力。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参加了海南代表团审议时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从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坚持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生态环境监管。
“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法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借鉴西方环境治理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的适合中国实际的“美丽”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我们相信,“两会”之后,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之下,中国的环境法治建设必将有计划、有步骤地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