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出海,需要一块“压舱石”作为正航的稳定器,这样才能无惧风浪,防范风险,确保安全。在全国进入紧急卫生状态时,疫情也让我们驶入茫茫“风险区”。 特殊时期,“翻船”风险不仅来自于病毒本身,更来自于人们对疫情的恐慌和对恐慌的想象。相关法律的出台、实施稳定了社会秩序,而相关法治新闻节目则传递着法律的力量和价值,成为公众情绪的“定盘星”,社会安稳的“压舱石”。
1月23日凌晨,武汉“封城”。2月7日开始,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与央视《现场》栏目密切合作,联合50多家媒体平台,组织了“现在开庭”全媒体直播活动,开辟了《抗“疫”前线法治报道》,对疫情期间热词“口罩”“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适时报道,成为这一阶段法治新闻传播的优秀代表,也是特殊时期司法机关与媒体合作承担释法、普法责任的重要行动。
疫情当前,依然有不法商贩触碰法律红线。“全国首例防疫物资诈骗案判决”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江苏南通的张某,谎称出售口罩,进而骗取钱财,从中获利9520元。法院网上开庭,判处当事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口罩保卫战》(2月7日)这期节目,向观众传递的是:疫情期间,针对口罩等紧缺物资实施违法诈骗,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难逃法律制裁,还要被依法从严、从重判处。
《殴打民警!危害疫情防控案正在开庭》(2月12日)则讲述了邓某某罔顾公司规定,不戴口罩,强闯厂区,并对执勤人员和民警撒酒疯、扇耳光的真实事件。对于邓某某,法院认定其妨害公务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这期节目在“央视频”APP创下单个平台播放量4.5万次的纪录,取得较大反响。该节目受到关注,原因是:第一,选题涉及疫情期间讨论最多的“戴口罩”话题。平常日子里,戴不戴口罩,纯属公民自由。但在紧急状态下,个体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当事人”,戴口罩通过地方文件、公司规定等落实为一项公民义务。正如节目嘉宾所说:“只有一个人的违法行为得到惩治,大多数人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拒戴口罩,不是“捍卫自由”,而是对他人健康和安危的不负责。第二,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与以往相比,量刑上属于“重典治国”。判决中明确提出,从严判处的依据正是2月10日由两高及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司法机关及时落实两高两部《意见》,是对紧急卫生状态的迅速反应,也是疫情防控纳入法治轨道的具体体现。
对于疫情期间的另一个关键词“野生动物”,“正在开庭”全媒体直播也以江西九江方某某非法捕猎眼镜蛇案、江苏南通史某非法毒害野生斑鸠案为例做了两期节目。两地法院均依法从严、从重判处,不仅给漠视法律的当事人以深刻教训,也给“野味”的潜在食客以明确的警示,给忧虑公共卫生安全的公众以安全感。
这次突发的重大疫情,是对政府、对法治的大考,也是对媒体责任的大考。媒体能否做好民众与法治之间的桥梁,关乎社会共识的稳固,更关乎社会对话空间的开拓。从这一角度说,本次《抗“疫”前线法治报道》的全媒体直播活动是一次迅速而及时的反应、是一次迎合受众需求的有效信息供给,也是一次创新报道形式的努力和尝试。
自2月12日起,直播活动不仅报道依法打击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事件,还介绍了孙代君等法院干警在疫情期间坚守一线、助力防控的先进事例,体现了专业媒体的平衡性担当。疫情期间,不仅有3万多名医务工作者、几百名新闻工作者在“逆行”,还有数不清的司法工作者也坚守在岗位。3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新增疑似、现有疑似病例数据实现“三个归零”,这个成果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法治新闻,展现了司法活动的“最后一公里”,也让司法工作者的努力从幕后走到台前,将秩序感和稳定感传递给每一个人。
有调查显示,疫情期间,电视节目收视率和手机使用时间均大幅提升,其中,平均每人每天看手机的时长达到7.5个小时。因此,《抗“疫”前线法治报道》全媒体直播不仅在YY直播、KK直播、斗鱼直播等50多个直播APP上同步直播,还被剪辑成与平台生态适应的短视频、竖屏短视频等形式,在B站、今日头条、快手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投放,实现了多平台协同互动的全媒体传播。后真相时代,媒介即信息、媒介即意识、媒介即环境。公众是冷静还是恐慌、是平和还是紧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的瞭望塔、减压阀、压舱石的作用如何发挥。如果各平台用户“宅”在家刷手机的时候,就能刷到庭审现场,听到法官、专家对法律法规的精彩解读,那么法治的权威性、稳定性才能深植于每个个体心里。
特殊时期,媒体是疫情环境的瞭望者、是公众紧张情绪的减压阀,法治新闻,则更像社会安稳、人心安宁的一块“压舱石”:这块压舱石必须坚如磐石,必须有分量又有质量,既能让冷冰冰的公文变成活生生的故事,也能成为众声喧哗中最大、最亮的声音,让真相与谣言划清界限,也让公众从紧张走向理性、社会从失序变为有序。这是法治的力量、新闻的力量,也是法院的担当、媒体的担当。(来源: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