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院之星
“杨循判”的故事丨争当“新时代马锡五式好法官”⑯
作者:张雅芝  发布时间:2022-08-26 11:21:21 打印 字号: | |

杨长青,现任汉中市镇巴县人民法院观音法庭庭长。

1995年,20多岁的杨长青通过招干考试进入镇巴县法院工作,先后在几个基层法庭历练,2010年来到观音法庭工作至今。因他执法如山,办案公正廉洁,堪称判官中的循吏,当地百姓便亲切称他“杨循判”。工作多年来,他先后荣获汉中市优秀人民法官、全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荣誉。


巡回办案 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具备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到案件发生地、当事人所在地或其它方便群众诉讼的地点去开庭审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杨长青如是说。

“以后再不敢私接电线了,今天这事就是个活生生的教训啊。”旁听庭审的社区群众纷纷议论。在这起巡回审理并当庭宣判的案件中,原告夫妻二人在镇上小区买了一套房子,让张某帮忙装修新房,这期间新房的邻居李某想给自家房子安装一块匾牌,便找到张某想从原告家接一根电线到自己家中打孔用,张某在征得原告夫妻同意后,帮李某接了电线,后续却不知因何原因引发一场大火,将原告家的房子烧得面目全非。

事情发生后,原告夫妻二人称家中失火就是李某私拉电线出问题导致的,所以要求张某、李某二人赔偿损失。但原告并未提交相关证据,张某、李某二人认为空口无凭,没有证据表明是私拉的电线导致的火灾,拒不赔偿,双方僵持不下。

杨长青受理此案后,分析原告法律知识欠缺,举证能力较差,法官如果单从举证责任进行座谈论案,有可能会淹没事实真相。于是他在详询事情原委的基础上,对火灾现场多次进行了细致调查取证,从失火房屋地面上发现烧焦电线与插板的痕迹,又从李某家施工工人口中得知,他们在私拉的插线板上使用过切割机等大功率电器,最终查明失火原因是李某家私拉的电线超负荷导致发热起火,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从法庭的审判实践和当地实际情况来看,私拉电线现象在镇上很多小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群众对此事的危害了解得还不是很充分。为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效果,杨长青决定将审判庭搬到原告小区巡回审理,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让当地群众现场听案学法。“原告夫妻二人明知私拉乱接电线是有安全隐患的,却仍同意张某为李某接线,应承担一定责任,结合实际损失情况,现判处李某、张某二人赔偿原告损失4万余元。”杨长青庄严宣判。“我们知道错了,以后绝不再乱接电线了。”宣判后被告诚恳地说道。

2021年以来,杨长青共巡回审理案件36件,不仅拉近了法官与群众的距离,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普法宣传效果,将司法为民的精神落到了实处。


设身处地 化解矛盾弥合感情


“杨法官,你真是我的知心人,感谢你帮我争取到生活困难帮助费......”近日,黄坝村的唐某给杨长青打电话,感激地说道。

事情还得从今年1月份说起,那天,一位姓李的女子怒气冲冲来到法庭,请求与其丈夫唐某离婚。女子告诉杨长青,她和丈夫之间多次发生争吵,一年多前她向法院起诉离婚被判驳回,现在二人又分居一年以上,自认为她们的婚姻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立案受理后,杨长青多次耐心与女子及其丈夫唐某沟通交流,了解双方诉求,尽力化解双方矛盾,弥合二人感情。“我也不是不同意离婚,只是我是上门女婿,这么多年为了这个家把身体也搞垮了,现在老家没房没亲人,离婚后我咋办呀。”唐某的一番话,杨长青听明白了其中的犹豫。使事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杨长青反复给原告做思想工作。“你看你丈夫现在这样,离婚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身体常年又有病。你若执意离婚,能不能念在多年夫妻感情的份上,帮一帮他,而且《民法典》也有规定,离婚时一方生活有困难的,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的帮助。在杨长青情理交融的耐心说和之下,原告最终自愿放弃了要求被告承担抚养费的诉请,同时同意向丈夫支付生活困难帮助费3万元。双方收到判决书后,杨长青为了该案能够顺利执结,便督促原告及时交来了案件款,拿到钱的被告放下了思想包袱,接受了判决,二人最后还成为了朋友。


主持公道 将正义送达群众心间


“他把我钱借走了,要了好几回也没还我,咋办呀?”兴隆镇的熊某来到法庭,焦急地跟杨长青说道。杨长青听完熊某诉说,得知她中年丧夫,与儿子相依为命,这些年儿子陆陆续续给了她2万多元钱,准备给她养老用,现在这笔钱被张某借走不还。

“如果事情属实,我们一定为你主持公道,决不让欠账者继续逍遥。”杨长青坚定地对熊某说道。次日清晨,杨长青驾车前往兴隆镇查找张某,村委会向他反映此人素有赖账习性,但因患有肺结核,常以此为由,让要账者望而却步,建议杨长青不要到他家去。杨长青听后没有丝毫退缩,到张某家后,面对其胡搅蛮缠,杨长青不为所惧,经过一番法律情理的宣讲,张某认可了借款事实。杨长青决定趁热打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快审此案。庭审当天,杨长青当庭宣判,要求张某立即偿还借款并支付利息。宣判后面对张某的拒不履行,判后第三日熊某申请了强制执行,拿到了全部款项。

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练就了杨长青正直、刚强、肯吃苦的品质。与他共事多年的法官助理王小波这样说道:“杨庭长就像我们的老大哥一样,他办理案件不怕难、不怕烦、不怕苦、不怕累,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去调解,穿梭高山深谷查案情,他把判决书写在了镇巴东境的高峰之上,他把公平正义送进了人民群众心里,‘杨循判’这个称谓名副其实。

“追寻公平正义的脚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尽己所能保一方和谐安宁。”这是杨长青的心声。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