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直,中共党员,现任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法院柳林法庭庭长、一级法官。先后被表彰为“全省法院办案标兵”、“全省法院优秀庭审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深入调研,普法入心调解解纷

马锡五审判方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调查研究。屈直坚持将调查研究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柳林法庭是一个乡镇法庭, 他刚到法庭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当地部分村民法治意识较弱,遇事不愿打官司,心里总觉得打官司是一件丢人的事。为了让群众学会打官司,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屈直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开展普法,排查化解纠纷,他坚持将“说法、说理、说疑” 融入每一起案件办理之中,向当事人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并开展答疑解惑,既帮助群众有效化解了矛盾,也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三年前,法庭接到当地某村委会打来的求助电话,说是一起由工伤引起的纠纷,当事人不愿起诉到法院而是坚持行政调解,可当调解结果达不到心理预期后,就扬言要堵住村委会办公室的门。屈直接到电话后来到现场,向当事人了解情况,倾听诉求,解释相关法律条文,帮助他们分析案情,解答疑问,让当事人认识自己可能采取错误行为的后果。最终案件调解结案,双方均心服口服。
多方联动,化解群众“烦心事”

就地化解纠纷、追求案结事了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显著特点。撤乡并镇之后,柳林镇辖区面积扩大,近几年法庭受理案件逐年增加。为了强化诉源治理,快速化解纠纷,屈直积极与镇党委联系,建成了以法庭为主导,镇综治办、司法办和各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网络,将大量的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去年年初,西凤物流工地发生一起意外伤害致人死亡案件,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受害一方情绪激动,矛盾愈演愈烈。接到电话后,他当即带领法庭干警前往事发现场,了解到受害一方家庭结构复杂,财产继承人有死者母亲、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同父异母的儿子,且矛盾重重。掌握情况后,他与相关部门人员分头开展调解,苦口婆心讲道理、释法律,经过长时间的调解,最终达成了几方都愿意接受的调解协议,矛盾顺利化解。

法庭办理案件的当事人多为邻居或同村村民,有的甚至是亲戚,屈直坚持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民事审判之中,尽力缓和双方对立情绪,修复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021年8月,法庭受理了一起承包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案。立案后,屈直了解到,该案是由于某村民多占了一块承包地,搬入新的住宅后却不腾退旧宅基地,村委会便扣留了该村民土地征用补偿款,双方因此产生纠纷,经多次协商无果后起诉至法院。
为了及时化解这起矛盾,屈直多次走访,在了解了实际情况和双方诉求后,和干警一起冒雨来到村里进行实际调查,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泞的田间土路上,仔细调查,认真丈量,反复确认……他们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令当事人深受感动,逐渐消除了抵触情绪,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屈直立即组织现场调解,促成双方就承包地返还、旧宅基地腾退等达成一致协议,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村委会的集体利益,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该案结案后,村里还有几起类似的纠纷也很快得到化解。
倾心扶贫,助力乡村脱贫致富

2012年年底,柳林镇屯头村村委会派人专门给法院送来了一封感谢信,对屈直帮助该村脱贫致富的事情给予了表扬。
屯头村时有356户1390人,耕地3760亩,基础设施薄弱,村域经济发展落后。屈直被选派为兼职驻村党支部副书记后,他入组进户嘘寒问暖,倾听村民所思所想;上田间地头,了解村民所需所愿,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走访完了2户五保户,46户低保户及80%的农户,走访中村民反映的邻里纠纷等20多个问题也逐一得到答复和解决。

按照上级部门部署,他与村书记带领村民硬化了12条村庄街道,开通了村里直达宝鸡的班车;在村内道路及村委会安装了105盏路灯;复垦改造了三组废宅基地、土场和荒坡,增加了100余亩耕地;修建了2300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
他积极协调,完成了低压网改工程,新增变压器一台,解决了村里电压低难题;清理“三堆”30多处,治理“三乱”60多处,修建垃圾台5处,清理门前违章10多处,衬砌水渠2000多米,整治美化了村内环境。这一项项举措使屯头村的路宽了、灯亮了、卫生也干净了,村民们都感激他,称他为村里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他说:“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的工作只是让好政策惠及到了每一个村民。”
多年来,屈直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着马锡五审判方式,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将公平与正义的种子播进了群众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