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级人民法院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经验交流
西安市临潼区法院“五项举措”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发布时间:2023-01-10 09:54:00 打印 字号: | |

2022年以来,西安市临潼区法院全面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坚决落实“五项举措”,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教育、改造、挽救未成年罪犯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大挽救格局

临潼区法院党组坚持把少年审判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选派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法官组建少年审判专业化团队,确保党中央关于少年儿童事业的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对于未成年缓刑犯,我们一定要加强帮扶,掌握心理动向,重在解决心理问题”,刑庭庭长朱漪在社区矫正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临潼区法院通过与司法局等部门的联动,定期回访未成年缓刑犯,群策群力,一人一策,因地制宜地采取帮教措施,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帮教挽救大格局。

释放人文关怀,庭前感化未成年犯

临潼区法院建立了庭前调查了解制度,委托社工组织走访了解未成年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等,形成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分析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在“准”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求突破,力求找出对症下药的帮教良方。

注重发挥女法官独有的细腻,通过“法官妈妈”庭前谈话,在爱心、耐心上下功夫,温情交流解心结,感化未成年犯认罪悔罪,进而真诚改过。

践行圆桌审判,庭审教育未成年犯

圆桌审判,即大家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法官以谈心的方式进行审理,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宽松缓和的庭审环境,使心理欠成熟的未成年被告人全面地反映真实案情并充分发表辩解意见。 

一名盗窃案的被告人小李表示“检察官叔叔和法官叔叔和善地解释法律,更容易让人接受,我现在明白了小偷小摸不是小事儿,再不及时改正,就没有机会了。看到自己憔悴的父母,我真的后悔万分。”

面对和自己坐在一起的检察官、法官、法定代理人和辩护人,亲历公诉人与辩护人的辩法析理过程,聆听父母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很多未成年被告人都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落实宽严相济,准确彰显司法温度

临潼区法院对于未成年犯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为了避免在狱中的“交叉感染”,充分考虑认罪态度和法定从轻情节,对于犯罪情节轻微、危害后果不大、认罪态度良好的未成年被告人,依法宣告缓刑,以体现刑法对于未成年犯的感化。

同时,本着包容宽容但绝不纵容的态度,充分考虑主观恶性、案件性质与社会影响,严格准确把握从宽幅度,避免其利用未成年身份逃避法律的严惩。

注重法治宣传,预防与保障并举

临潼区法院全力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防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送法进校园、进社区。年内,法检两长同庭履职,在辖区内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临潼校区)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一起偷越国境罪案。

参加旁听的大学生小张说“总以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离我们很远,没想到出外务工也有这种风险,通过法官的讲解,我了解到这些偷越国境的人很有可能最终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我在择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此外,临潼区法院强调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爱,最大化降低刑事案件的负面影响。在得知一名未成年被害人父亲去世、母亲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该院刑庭主动对接属地街办、村组,多方核实被害人母亲已去世后,联合区民政局、区妇联、区检察院等部门,现场核实情况,帮助落实孤儿待遇,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帮扶,真正做到物质与精神双保障。

 
来源:临潼区法院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