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细数早春二月的记忆,出台“硬核”措施护航“三个年”,司法守护“少年的你”,诉讼服务送到家门口……陕西法院人向春而行,踏着春日的暖阳,谱写着一曲曲司法为民的乐章。
温馨提醒
本次投票时间为期3天,即日起至3月16日23点55分,网友可对2023年2月候选作品进行投票,选出自己心中最美的作品,票数最多的4件作品将入围年终优秀候选作品。
1
4个方面!21条措施!陕西高院为“三个年”活动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与保障

2月8日,陕西高院印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与保障的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21条具体措施,推动全省法院在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中担当作为。
2
陕西高院召开全省法院少年法庭工作会议

2月21日,全省法院少年法庭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表彰了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少年法庭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规律性认识,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少年法庭工作。
3
在少年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的种子

2月24日,西安中院、周至县法院联合秦岭国家植物园、西安高新区第六学校举办了“保护生态 争做守法秦岭小卫士”生态普法主题实践活动。活动现场,秦岭法庭的法官向同学们分享了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争做爱护环境的好少年,让世界充满绿意。
4
九旬老人赡养起纠纷 法院上门立案显温度

“没想到你们能登门服务,谢谢!”年过九旬的老人赵某拉着蓝田县法院立案庭干警的手感动地说。去年年底以来,赵某因赡养问题与子女发生分歧,致使晚年生活出现困难。为此,赵某委托孙女将起诉材料递交至法院并希望能调解处理。了解案情后,立案庭干警带领特邀调解员专程前往老人家,对其与子女展开调解工作。但由于双方积怨颇深,虽经努力但诉前调解未果。在征询老人同意后,干警当场为老人办理了立案手续。
5
因“帮信罪”被判刑,这起案件在高校开庭!

2月15日,西安市灞桥区法院在西安某学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了被告人韩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公安灞桥分局民警、学校师生等百余人旁听了审理。被告人韩某在任某高校辅导员期间,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牟取非法利益,按照上线要求,招募并指使学生冒充某招聘平台客服人员拨打求职者电话,介绍求职者添加指定微信号。韩某从上线处获取违法所得共计1.557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韩某的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依法判处韩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继续追缴违法所得。庭审结束后,法官围绕信息网络及电信诈骗犯罪相关问题向旁听师生进行了普法教育。
6
宝鸡首家环境资源保护法庭挂牌成立

2月15日,凤县法院环境资源保护法庭揭牌仪式在龙口人民法庭举行。该法庭是宝鸡首家环境资源保护法庭,专门审理辖区内的刑事、民事、行政(部分)生态环境和资源类型案件,同时,将充分利用一站式建设成果,通过法官进网格融入基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等工作,靠前预防化解涉生态环境资源矛盾纠纷,积极运用司法力量守护秦岭绿水青山。
7
梧桐树下解纠纷 司法为民暖人心

近日,武功县法院小村人民法庭与镇政府、司法所联合调解了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张某与张某某、郭某等4名村民系同村,耕地位置相邻。几年前,4名村民分别在自家耕地里种植了不同数量的梧桐树,随后树木越长越大,严重影响了张某耕地采光,导致农作物减产,造成经济损失。张某多次找4人协商,后经调解,均未果。2023年1月3日,张某将4人诉至法院,要求立即砍伐树木,赔偿经济损失。为彻底化解矛盾,实现邻里和谐,法官遂联系熟悉案件的村镇、司法所干部进行联合调解。
调解组认真核对当事人耕地底数,进行现场勘验,丈量梧桐树树冠,明确各自责任,并认真释法明理。最终,5位老人握手言和。
8
用心用情解决务工烦“薪”事

“我们7人是前年给赵某干的活,马上就要过元宵节了,我们也没办法……”,2月2日中午,铜川市印台区法院济阳人民法庭法官接到了几名当事人的电话,法官阅卷后立即联系了被告赵某,组织双方利用调解平台进行调解。历经四个多小时,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9
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 用延安精神建设红色法院

近年来,延安法院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好延安法院,创新“红色基因、黄土情怀、蓝天圣地、绿色发展、橙色创新”的五色法院文化体系,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加快形成具有鲜明红色印记和传承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审判执行“延安模式”,为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
10
延安首家“山丹丹未成年人保护法官工作室”挂牌成立

近日,延安市首家“山丹丹未成年人保护法官工作室”在子长市法院少年法庭挂牌成立。工作室将组织法官及法官助理,通过走进学校、开展讲座等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1
陕甘宁蒙晋“黄河几字湾”10城联动 共同破解跨区域执行难题

2月10日,榆林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陕甘宁蒙晋黄河“几”字湾跨区域协作执行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陕甘宁蒙晋黄河“几”字湾城市群法院执行工作打破执行工作地域限制,创新人民法院异地执行的统一协作、协调、指挥新机制,有利于排除地方干扰,实现十地中级人民法院辖区执行办案“同城效应”,依法平等保护区域内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有效提高执行质量和效率。
12
揭牌!秦创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汉中中心成立啦~

2月20日,秦创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汉中中心揭牌仪式在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举行。中心成立后,将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成员单位沟通衔接,建立健全信息通报、法律共商等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做好知识产权投诉受理、纠纷调解等工作,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大格局,全力打造秦创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汉中名片”。
13
听!农家小院里响起了法槌声~

2月7日,一起因邻里矛盾引起的健康权纠纷在旬阳市仙河镇观庄社区五组一村民小院内开庭审理。当地村民、乡镇村干部在家门口零距离感受现场庭审,聆听了一堂普法课。
14
巡回审判进社区 纠纷化解零距离

“我弟弟王某现在的病情没法行动,收到开庭通知后我们正发愁不知道怎么去法庭,没想到你们会到家里来开庭,真是太方便了!”王某的哥哥感慨地说。2月15日,安康市汉滨区法院吉河人民法庭法官将审判庭搬进了晏坝镇中心社区被告王某的家中,巡回审理了原告曹某与被告王某离婚纠纷一案。
15
开展涉民生和涉中小企业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

2月10日,丹凤县法院组织开展涉民生和涉中小企业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为28名申请执行人集中发放近两个月来的执行案款共计861.42万元,以实际行动将生效法律文书兑现为人民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
16
他们,走进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

2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朱晓丽、陕西省人大代表韩永安、崔安庆,陕西省政协委员林显春应邀赴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调研西铁两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代表委员们参观了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听取了西铁两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情况和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建设运行情况的介绍,并对西铁两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17
盗掘古墓、倒卖文物……8人获刑

2月21日,安康铁路运输法院在榆林市汉画像石博物馆门前,公开宣判一起盗掘古墓葬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以被告人吴某等8人分别犯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一年不等刑罚,并处3万元至5000元不等罚金,责令承担9300元至1000元不等民事修复赔偿费用,并在现场开展了文物保护普法宣讲,300多名群众参加活动并旁听宣判。